□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以宏阔的历史视野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我省广大高校师生和青年群体中引发深刻思考,激荡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历史的回响,从未如此清晰地叩击着当代青年的心扉。大家纷纷表示,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在复兴伟业中找准自身坐标,以奋斗姿态书写时代的青春答卷。
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教育课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望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重温“血与火”的记忆,青年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坚定了铭记历史、奋发向前的决心。
“当总书记讲到‘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我眼前立刻浮现出先辈们冒着炮火冲锋的身影。”看完大会直播,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学生帕里扎·艾山红了眼眶。这位从小听抗战故事长大的少数民族姑娘,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80年来,祖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拼搏。如今各族同胞像石榴籽般紧密团结,祖国的强大让我们能安心学习、同心逐梦。”
历史的感召不仅在于情感的共鸣,更在于责任的传承。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学生吕远崟曾是一名武警战士,军营经历让他对责任与信仰有着更深的理解。当听到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他不由想起东吴大学法学院,也就是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前身,在东京审判中为国家争取正义的荣光——17位中国代表里,10位出自这里。“从捍卫民族正义到建设法治中国,我们法学院学子的使命一脉相承。”吕远崟攥紧拳头,眼神坚定,“我会始终铭记抗战精神,未来在涉外法治领域守护国家利益。”
而将这份厚重的历史精神传递给下一代,正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大会当天,南京市中华中学历史教师刘嘉懿与全校师生一同收看直播。她注意到,学生们神情专注,不时认真记录。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她深感,不仅要讲好抗战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要把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和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讲透彻、讲进学生心里。她表示要将这份感动融入课堂,让抗战史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让厚重历史直抵年轻人的内心。
一面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
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始终热爱和平,崇尚和谐,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年体会到当下和平的珍贵,也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在世界和平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要让青年们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关乎自身,更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贡献。”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昂会后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当讲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时,他以中国维和行动等实例向学生们生动阐释。“和平是需要争取的,也是需要维护的。”刘昂表示,未来将把党的创新理论更多融入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天下一家”的全球视野,主动投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推动和平理念从认知层面转化为青年一代的价值共识与行动自觉。
看到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上,解放军的飒爽英姿、一系列首次亮相的高精尖武器装备,大家深感振奋和自豪。“每一种亮相的国防武器装备,都是对‘卡脖子’技术的庄严回应。”现场观礼阅兵的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谭海仁心潮澎湃。在他眼中,正是一代代科研人夜以继日的钻研,铸就了国防装备的科技锋芒,这让他更清晰触摸到“科技强国”的现实温度。作为长期深耕光伏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他将这份震撼转化为具体行动方向。“未来我将持续把实验室创新转化为产业变革的‘强动能’,助力我国光伏技术点亮绿色未来,让青春星火汇聚成科技强国的璀璨星河!”
刚从埃及郑和学院任教归来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何恺对“大国担当”深有体会。他正在参与为埃及培养铁路人才的合作项目:“从前中国以抗争守护和平,如今以技术与友谊促进共同发展。”看到埃及学员掌握中国技术时的笑容,他真切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我们青年正是这条和平发展道路上的‘筑桥人’。”
一道催人奋进的动员令
国家的强盛,源自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
“80年前,先辈们没有足够的战机护佑领空;今天,我们要靠技术创新强国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驭风排气系统纵向团支部书记、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张玉琪在大会后召集团支部成员,围绕团队攻关项目展开研讨。“为强国建设团结奋斗,就是把每一个数据算准,把每一次实验做好,用科研探索中的每一次创新突破、型号研发中的每一个技术进步践行航空报国使命,以此回应历史、守护和平。”
江苏青年群体誓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转化为共同行动,大家循着先辈足迹,以坚定信念和扎实行动,汇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洪流。
当东风-61、东风-5C等大国重器震撼亮相于天安门广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张长英心潮澎湃。“我仿佛看到了抗战时期军工前辈们在极端困境中潜心设计、艰苦制造的身影。”从事机械工程教学多年的他,会后向学生们阐释“自立自强”的传承。在他看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职业教育者来说就是培养“能干事、敢创新”的技术人才,未来,他将带领学生聚焦智能装备研发与先进制造技术,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融入教学与研发中去。
江苏省青年商会执行会长、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崔巍组织全体员工共同观看纪念大会。当听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时,他想起了亨通从一家民企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历程,其关键正是不服输的劲头和持续的技术攻关。崔巍说,接下来要传承弘扬好伟大的抗战精神,立足产业核心领域,持续攻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用产业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从校园到企业,从课堂到科研一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着广大青年将“国之大者”镌刻在心、付诸行动。这股昂扬奋进的青春力量,正循着先辈奋斗的足迹,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