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5.5% 扬州经济稳中有进
2025-10-31 09:50:00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  】【打印

通讯员 施彤 国扬调 记者 周晗

10月30日,我市统计调查部门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2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总量稳中有进,第三产业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全力稳生产、育动能、扩内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第三产业增势良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24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723.82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3012.09亿元,同比增长6.4%。

农业生产态势平稳,产品供应保障有力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含服务业)增加值204.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12亿元,同比增长10.0%。

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9.59万亩,同比增长1.7%,总产量171.63万吨,同比增长2.9%;瓜果播种面积5万亩,同比增长3.2%,总产量13.14万吨,同比增长5.1%。生猪存栏59.05万头,同比增长10.6%,出栏84.45万头,同比下降1.2%;家禽存栏1609.90万只,同比增长22.4%,出栏3440.21万只,同比增长0.8%。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链群发展能级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5%。列统的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实现产值正增长,增长面达61.8%。产值排名前十的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显著,汽车制造、铁路船舶、电子设备三大行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5.8%、17.4%、13.9%。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对全部规上工业贡献率达90.2%。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产值同比增长19.4%。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作为该集群重点,产值同比增长29.3%。

规上服务业运行平稳,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显著

1—8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542.73亿元,同比增长7.7%。列统的10个行业门类中,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3个行业增速超10%。

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有力。1—8月,全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0.0%,占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74.3%,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7.3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活力强劲。1—8月,全市规上服务业新增企业数达139家,新增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50.2%,对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8.7%,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3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9.65亿元,同比增长6.1%。23个限上批零商品类别中,16个类别的零售额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近70%。

智能消费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7.9%和54.1%,合计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绿色消费快速提升。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2.2%和98.6%,合计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外贸动能加速积聚,项目招引蓄势赋能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973.8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798.20亿元,同比增长8.7%。

从外贸主体看,外贸“百强”企业进出口643.2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66%,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9个百分点;从贸易对象看,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06.6亿元,同比增长11.6%,占进出口总额的41.8%;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552.9亿元,同比增长11%。

1—9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4个,同比增长17.5%。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1元,同比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25041元,同比增长5.3%;经营净收入5862元,同比增长5.7%;财产净收入2738元,同比增长1.2%;转移净收入6270元,同比增长5.5%。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54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3元,同比增长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72,比去年同期缩小0.01。

居民消费价格回落,八大类别“四涨四跌”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四涨四跌”。

上涨的类别有:居住价格上涨0.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9%,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9.9%。

下降的类别有: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1%,衣着价格下降1.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9%。

新质动能集聚引领,数智赋能全面深化

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6%,以高技术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增势强劲,产值分别增长7.5%、10.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1.0个、4.2个百分点,为驱动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一揽子服务业增量政策加力扩围,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1—8月,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54.2%、34.8%、16.5%。

网络零售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21.5%,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0.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