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文婧 袁登国) 近日,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公布一项绿色发展成果:通过工业固碳、生态碳汇、低碳示范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已稳定实现日均固碳500吨,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华东地区工业园区规模化固碳的技术应用空白,更为全国同类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方案。
在工业固碳领域,清华大学盐城中心研发的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系统,创下捕集率超90%的行业纪录。该系统每年可从锅炉烟气中回收20万吨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并非简单封存,而是直接供给本地化工企业作为生产原材料,成功形成“捕碳—用碳—收益”的商业闭环。在生态固碳领域,中科厚土润泽环境科技公司技术团队在江苏顺泰农场搭建的“土壤碳汇”计量系统,通过种植固碳作物、改良土壤微生物环境等措施,已实现累计减碳3000吨,相当于110亩农田变身“碳吸收器”。
为保障固碳技术持续迭代与成果转化,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搭建起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江苏省绿色低碳环保技术验证基地,可为固碳新技术提供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全流程验证服务,已成功推动5项固碳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开通“技术转移直通车”,累计促成18项绿色技术交易,转化金额超3亿元。
此外,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还积极拓展“双碳”服务业,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开展碳核查、碳咨询服务,已为30余家企业完成碳资产核算。
“日均固碳500吨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迈向‘双碳’目标的新起点。”盐城环保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碳捕集、生态碳汇、绿色能源等领域,计划3年内新增10项核心固碳技术,推动年固碳总量突破20万吨,努力成为全国环保产业创新高地与低碳发展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