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无锡,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11月18日,2025年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在无锡举办。作为商务部“投资中国”最重要的境内活动之一,本次论坛吸引了700多位来自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及重要商协会负责人等齐聚太湖之畔,探讨产业链供应链的前沿融合,探寻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效路径。
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产业发展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供链的创新与合作?论坛现场,不少“链主”企业积极破题。
今年10月,辉瑞制药无锡基地成立30周年。辉瑞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彭振科称这是辉瑞在江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继续加强合作,更好地实现创新突破!”彭振科当场宣布“辉瑞—江苏全产业链创新赋能计划”,探索为本地生物医药合作伙伴提供临床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升级制造布局,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绿色、智能化制造标杆;投资本土创新企业,推动中国突破性科学成果服务全球患者。
“以制造中心为基础,驱动研发中心和工业管理中心协同发展。”针对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中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新能源产业,LG新能源中国区总裁崔智雄直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新能源列为新兴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国际合作提供了支持和指引。“共享机遇,强链补链。”他倡议,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共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创新联合体”,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研发与关键材料保供;鼓励产业链企业“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优化政企沟通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心丸”。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把境内外需求与机遇对接起来,发挥‘瑞银一体化服务’策略及全球互联互通能力的业务优势,为企业积极搭建资本的桥梁,实现产供链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转。”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杨德行表示,江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正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影响力。瑞银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作为江苏省认定的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可以发挥“瑞银一体化服务”策略及全球互联互通能力的业务优势,为江苏企业积极搭建资本的桥梁,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和业务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各方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凝心聚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此次论坛不止于高规格的对话,更有高水平的合作。
全球包装龙头企业安姆科的亚太研发中心与江南大学决定共建联创中心,聚焦可降解材料、单一材质循环技术等三大方向,致力于实现包装从废弃物到原材料的闭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安姆科研发总监赵飞介绍,早在2010年前后,安姆科就与无锡开启了合作,目前已在锡建了三家工厂,还设立了亚太研发中心。选择持续增资无锡,源于长三角完整的产业链、亮眼的业务增长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其本土化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以无锡研发中心为桥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新材料技术已成功走向全球,实现“无锡研发,全球输出”。
通过研发创新,深化产业链合作。无锡始终将鼓励和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建设作为提升开放层次、汇聚全球智慧的重要工作,众多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布局无锡,与无锡创新链深度交融。有的是跨国公司携手知名高校深化产学研融合,有的是进一步扩大研发规模提升研发层级,截至目前,无锡已有省级外资研发中心11家。
当天,除安姆科外,达能集团和江南大学合建创新中心,重点研究全生命周期营养与健康间的关系、生命早期及成人和老龄化健康相关问题;贝卡尔特与南京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携手,重点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金属材料结构智能优化创新研究,并依托智能装备实现钢帘线测试方法的智能化升级,共同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可持续方向加速迈进。
(祝雯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