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当好县域发展示范
2025-11-03 09:40:00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  】【打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江阴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十四五”以来,江阴奋力攻坚,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迈上5000亿元的新台阶。数字的跃升,是江阴勇立潮头的最佳注脚。许峰说,奋进“十五五”,江阴将聚焦全会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围绕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持续深化“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奋勇争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全力打造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一翼。

硬核突围

产业向“更高端”迈进

江阴的“十四五”答卷成绩亮眼。江阴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四年累计腾退提升各类土地超4万亩、形成5个超千亩连片地块,获评全省唯一县级市制造强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长电微电子、盛合晶微、远景动力电池等6个百亿级、6个50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接连落地,昕感科技、捷杰西机器人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不断导入,“十四五”以来累计使用外资49.3亿美元,占无锡总量近三分之一。产业能级的跃升体现在数据的突破上:规上工业产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达7524亿元。

“江阴将风雨无阻推动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这件难而正确的事,加快从‘腾空间’向‘造引擎’升级。”许峰说,江阴将通过打造区域产业中心,重点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一批特色园区,支持金属新材料、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等三个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一链一策”推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加速推进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制造、未来能源、生命健康、空天技术等五个未来产业有序建链,全力提升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的标识度。

校地携手

创新向“更澎湃”律动

在“科创江阴”建设的引领下,江阴“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科创格局全面拉开。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相继投用,清华大学精密光电研发中心、武汉大学长三角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以及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10个“科创飞地”陆续建成,近三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37.8%提升至42.2%;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65家、总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持续强化科创引领力,江阴正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许峰说,江阴将全面实施“科创江阴”建设新三年行动,推动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全面起势成城,深化与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八个一”的深度合作,加快落地长三角导航控制研究院、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热管理研究院、媒体融合生产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让创新动能持续澎湃。

科创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交通的支撑。“立足交通优势,江阴正加速构建区域开放中心。”许峰介绍,江阴将围绕构建“公铁水空”联运体系,全力推进市域快速路网、锡澄一体化快速路建设,确保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如期通车,过江三通道、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段加快建设,不断提升无锡(江阴)港、江阴综保区能级水平,推动无锡(江阴)港从大宗散货港向现代化综合性强港转型。

人文润城

城市向“更美好”升级

在产业与科创齐头并进的同时,江阴推动人文底蕴与城市品质双向跃升。“十四五”期间,南门忠义街、北门国乐岛等文化新地标全新亮相,江阴科技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建成投用。江阴市中医院创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江阴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一江一河”城市T台全面贯通,9条主要入江河道水质首次全部达Ⅱ类。

依托深厚文化底蕴与优质生态资源,江阴正全力打造区域文旅中心。许峰说,“江阴将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全力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徐霞客国际文旅中心等标杆项目建设,持续引进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赛事打造‘赛事名城’,进一步擦亮游圣、军事、学政、民乐、中医五大文化品牌,让江阴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旅目的地。”

城市品质的提升,将为消费升级注入新活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江阴将运营好北门国乐岛、南门忠义街等城市新地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户外经济,积极引入潮牌、顶流等消费新业态,以‘一街一品’打造流量街区。”许峰介绍,江阴还将引入更多一流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高端服务业配套,全力增创城市的时尚感、烟火气、人情味,持续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唐芸芸)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