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灿倪缪康)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11月7日,市委书记周红波走访调研市属新闻单位并慰问新闻工作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周红波走进报纸编辑部、紫金山新闻编辑部、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等,详细了解日常新闻采编、内容生产、审读校对,特别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五五”规划等重大主题宣传情况,同一线采编人员亲切交流。他说,新闻工作是崇高的职业,能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用手中的笔尖和镜头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既是责任,也是幸运。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导向永远是第一位的。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在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周红波走进新闻演播厅、融媒播控中心、AI智媒创新研究院等,详细了解播出安全保障、新媒体客户端建设、AI赋能新闻生产等情况。他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媒体转型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拥抱变革、勇于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内容生产流程的深度应用,推出更多面向各类群体的“爆款”产品。要创新做好理论宣讲产品,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宣讲好、传播好。周红波强调,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要把正确的价值观贯穿每一个节目、每一帧画面,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和导向把控,让AI更好赋能正能量创作。
调研中,周红波还听取了报业和广电集团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要充分挖掘和用好南京的题材资源、文化资源、传播资源,加强经济宣传引导,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对外传播质效,努力讲好发生在南京的中国故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季铁军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