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区洛社镇:把支部建进小区,让“治理难点”变成“幸福样本”
2025-10-15 10:07: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傍晚时分,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镇北村和氏园的“惠聚驿家”内,村“两委”党员干部、和氏园的租户、物业公司代表齐聚一堂,开起了“夜商会”。“电动车棚建好了,接下来要商量下监控摄像头装哪儿最合适。”党支部书记的话音刚落,代表们就热烈讨论起来。这样的夜商会已经开了2次,解决了停车棚建设等居民呼声较高的实际问题,让这个拥有14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和氏园的变化是洛社镇全面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洛社镇通过党建引领,把支部建进小区,服务做到家门口,居民成为当家人,让小区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美好。

支部建起来

小区有了“当家人”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好了,支部就在家门口!”石塘湾社区万家福邸小区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在这个建成早、公共设施老化的小区,小区党支部的建立,让小区治理工作有了主心骨,物业公司做事更有资源支撑,居民们反映问题也能及时见效。

今年以来,洛社镇创新推行“5W”工作法,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触角向小区、自然村、产业工人集宿区、小型商业广场等一线延伸的同时,把探索的试点放在矛盾问题反复、群众呼声强烈的微单元,通过一村(社区)一试点,探索“把支部建进小区”的“最优解”。

为了摸清小区情况,支部委员们跑遍了每栋楼,建立了党员清单、居民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三本账”。最让居民们称赞的是,支部委员和物业公司党员“交叉任职”,解决了以往互相推诿的难题。今年以来,洛社镇各个小区党支部实施实事项目609个,助力解决小区各类问题548个。

服务沉下去

驿站建起“暖心角”

张镇桥村融创银城小区是集商品房、商业街于一体的综合性小区,曾因人口多、需求杂、业主与底商矛盾频发等因素,治理难度很大。如今,小区党支部充分利用社区配套用房,打造“惠聚驿家·融创银城”服务阵地,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成为了小区居民的心头好,今年暑期推出的托管班更是解决了一批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

“我们贯彻洛社镇‘三站融合’的阵地建设标准:先锋驿站满足小区党员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牵头组织小区例会、议事会等;网格e站整合住建、公安、综合行政执法、消防等部门力量,助推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生活驿站推出多样化的小区服务项目、活动清单,构建全龄友好小区。”融创银城小区党支部书记说。

如今,在各小区、自然村的“惠聚驿家”里,居民可以一站式办理社保低保、老龄助餐、水电费缴纳等57项政务业务,有问题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从无处活动到天天打卡,从互不相识到亲如一家,洛社镇的“惠聚驿家”真正成了辖区居民们的“暖心之家”。

机制活起来

治理有了“新法宝”

“过去参加志愿服务,只有我们这批老面孔,年轻人上班忙,空闲时间参与小区活动积极性也不高,现在有了积分激励,在职党员在假期也能主动报名,有了他们这些新鲜血液,小区一下子‘活起来’了!”新开河村新河花苑小区的王叔叔乐呵呵地分享了最近的变化。

为充分调动小区党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洛社镇党委创新推出“红翎高新 先锋积分”小程序,面向在册、在职、在地3类党员,发布党课宣讲、志愿实践、技能提升、关心关爱等各类活动,整合“镇—村(社区)—小区(自然村)”优势资源,实现先锋积分与实物奖励、优惠服务挂钩,激励党员到小区报到、注册和活动报名。同时,镇党委鼓励各村(社区)自研小区(自然村)治理的“微心愿+积分制”治理模式,参照“先锋积分”给予奖励。

通过积分激励,各小区(自然村)充分调动起党员、居民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老党员“主力军”向“老中青”齐上阵转变,全镇涌现出“yi+亲议事员”“星义工”“邻里青年帮”等70余支小区自治队伍,描绘出一幅“建强组织、凝聚人心、温暖万家”的崭新画卷。

倪乐宁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