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彦东 魏银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巩固和壮大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需要积极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将党的作风建设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的全领域、全方位和全过程,构建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对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有利于弘扬党的作风建设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从“进京赶考”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传承了党的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要把党的优良作风传承好,使之成为党砥砺前行、发展壮大、创造辉煌的坚强保障。
其二,有利于强化党员作风建设自觉意识。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举止言行不但代表了其个人形象,而且会影响党的作风建设的整体形象。因此,必须坚持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依据内外因关系的原理,必须大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使党的作风建设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在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中将党内集中教育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增强作风建设自觉性的实践动力。
其三,有利于持续推动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党内集中教育为重要载体,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明确作风建设的目标、内容、形式和任务,集中开展惩治腐败等专项工作,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党的作风得到根本性好转。从挑战方面看,国内外各种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各种消极因素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侵蚀依然存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党的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系列讲话,进一步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实践要求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从长期战略角度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为新形势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和具体行动指南。
坚持集中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坚持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就是以专题性教育为突破口,集中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开展常态教育,就是巩固党内集中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我们不但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而且要创造条件开展党员干部的常态教育工作,推动集中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巩固和提升党的作风建设效果,保持党的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意识相结合。坚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核心目标与实践要求。强化问题意识,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作风建设实效性的关键。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意识相结合,就是要围绕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目标、针对作风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确立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使党的作风建设更加深入、更加具体,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坚持融入日常与抓在经常相结合。要把党的作风建设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专题教育及“三会一课”等形式,不断强化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要把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发现党的作风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引领、组织规划、制度约束、自我教育等工作。
我们要聚焦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建设重点,研究探索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建设发展路径。
明确作风建设常态化目标指向。新形势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要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的全领域和全过程,构建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体系。要持续推进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在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不断改进作风;要把握作风建设的根本,教育和引领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要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坚持党风党纪一起抓,引领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完善理论学习机制,在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中推动学习转化工作,引领广大党员从理论高度、思想深处认识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现实意义;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在加强组织建设、发挥管理效能中构建互联互通的管理体系,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长效化;完善教育覆盖机制,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宣传阐释作用,发挥各级党校及培训机构的教育引领作用,发挥高校师生的社会服务作用,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教育引领党员作风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各级党组织推进作风建设情况,监督党员的作风表现。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载体创新。坚持以信息技术赋能党员教育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党员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运用和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党员教育,有利于实现党员教育的系统性、即时性和创新性。坚持以先进思想文化滋养党员干部。先进思想文化是党员干部的精神食粮。以理论课堂、实践基地、云端矩阵等形式培育红色文化生态圈,有利于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意识。坚持以优良环境营造作风建设氛围。优良环境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能够发挥激励人、引导人和塑造人的作用。要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经验总结,努力培育党的作风建设典型群体和先进个人,营造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