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群超 杨丽
中欧陆路北线受阻,南线跨里海轮渡拥堵严重,外贸企业要把货物运出去,该怎么办?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中欧卡航想到了新点子:开辟“第三通道”,从中国经济核心区出发,途经新疆、哈萨克斯坦等地,仅需约20天即可抵达欧盟。正是无数个这样敢想、敢闯、敢拼的故事,让江苏这一中国的“开放窗口”外贸进出口额近4年年均增速超6%,规模连续居全国第二位。
重大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是谋划未来、决胜未来的重大顶层设计。江苏处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机遇在江苏叠加,为地域发展提供新契机。党和国家赋予了江苏“挑大梁”的重大使命,要求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全国“一盘棋”格局中,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是江苏肩负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
从苏南、苏北产业共融,到向海图强沿海板块崛起;从长三角一体共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到跨域双向开放、“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走深走实;从联动大湾区做好战略对接,到尽己所能强化东西部合作……在全局谋势,于关键处落子,近年来,江苏高站位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标准增强对全国的辐射带动力,以“一域之力”服务“全局之需”。我省牵头组建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与兄弟省市并肩作战,长三角要素流动愈发通畅,科创雨林“根深叶茂”。“十四五”以来,我省共安排对口支援协作资金340多亿元,组织实施对口支援协作项目8000多个,在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了江苏新作为。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脱离全局的指导和引领,自行其是、各自为战,一域即使再出彩,也难成大气候。放眼全局又立足自身、结合实际,正是我们取得一项项成果、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秉持系统思维,全方位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另一方面,以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依托,深入实施好重点功能区建设。近年来,江苏按照“1+3”重点功能区的战略部署,因地制宜推动各功能板块建设,加快形成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发展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协同本区域抱成团向前进,是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既要“主动作为”,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感,积极挖掘自身优势,进一步扬江苏所长,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及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全方位合作;又要“协同联动”,以更广阔视野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优势互补,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开展战略对接,深化基础设施“联通”、开放载体“联建”、产业科技“联创”等联动协作,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经济大省,不仅体现在经济体量上,更意味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新篇将启。未来的江苏,必将继续以落实重大战略为牵引,深化创新协同,加强产业协作,继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纵深发展,持续激发发展新动能。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体量大、动能强的显著优势,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高质量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交出一份体现担当、展现作为的“江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