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张图谱“串”起都市圈科技创新
2024-07-16 09:05: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前不久,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温州召开,主题为“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

南京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放大南京都市圈作为国家首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示范效应,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前进动力。

数据显示,在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科技合作方面,南京已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近3500项,服务企业近4000家,促成技术合作380项。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是如何在这个“圈”内自由加速流动的?记者采访了多位技术转移“贡献者”。

汇集资源“云上看”,企业创新发展有“谱”

云下单、建模设计、数据排版、3D打印……在我市本土孵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个个形似大冰箱的齿科专用3D打印机正批量化生产活动假牙上的金属支架。

“这样的车间,我们在各地建了300家,都是分布式云制造工厂,南京主要是研发和运营中心。”铖联科技副总经理李国青说话间轻点鼠标、进入网页,一张可视化生态图谱出现在记者眼前,南京都市圈各地高校院所、创新平台、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一目了然。

李国青介绍,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是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都市圈城市科技部门共同推动建设的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她平常没事就喜欢进网页看看,“上面不光有都市圈城市的创新资源分布,还有产业链信息和科技创新政策。企业直接按图索骥,就能快速、精准链接所需的创新资源。”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生态图谱已汇集南京都市圈各类创新资源数据50余万条,覆盖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4条共性产业链,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高性能材料、海工装备、光伏产业、动力电池、智能电网、半导体等7条城市个性产业链。

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加速流动

“不好意思,约了几周我们才终于见上。”记者见到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方成刚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抱歉,“最近除了上课,一直各地跑。”

高校教授为啥各地跑?为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方成刚介绍,两年前,他在一场南京都市圈产学研活动中,了解到扬州西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发一条储能电池生产线。“这与我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我们有技术,人家有需求,是不是可以开展技术合作呢?”带着这样的念头,方成刚与企业多次交流,最终签订“储能电池智能产线技术合作研发”合同,合同总金额约500万元。产学研助力,去年12月,扬州西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套铁铬液流储能电堆自动化生产线顺利投产。

“后来我们发现不少企业都有生产线智能化升级、优化制造工艺和装备的技术需求。”两年间,方成刚几乎每周都会驱车百公里,在南京都市圈城市间穿梭、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家逐渐意识到,‘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明确细分赛道’‘要提升量产能力’。”

去年,方成刚成立公司,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落地产业化,生产加工业务落在滁州来安。他的身份,也由单纯的高校教授,叠加上了企业家。企业的发展“路线图”也早已规划好:研发在南京,生产在滁州;未来要做大做强,在南京建立总公司。

“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和江宁区谈一些合作了。”方成刚说,“目前生产主要是需要考虑场地问题,我们的生产设备‘个头’非常大。”

《南京都市圈202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在科技产业创新协同方面,今年要举办2024年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滁州)大会,策划开展南京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专题活动,建立政府搭台、企业衔接的供需对接新机制。

在创新之手的捏合下,南京都市圈内,城、人、产,地域、身份、距离的界限,已然逐渐淡化、模糊。一个个创新成果正加速从科研院所走向企业、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迎来时代“新风口”,技术经理人“大有可为”

2023年,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首破千亿元,这背后离不开技术经理人的努力。江苏南工大科技园有限公司蒋静漪的案头上,就摆着不少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协议。

“这些合同有新签的,也有即将签的。”蒋静漪介绍,公司与扬州、镇江、滁州等南京都市圈多个城市建立了深入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有专职技术经理人团队在当地走访调研企业,组织产学研活动,收集、对接技术需求。“公司会集中技术需求进行分析研判。若企业需求真实,且与本校教授的技术成果相匹配,将立即组织双方进行对接交流;若校内资源不足,公司将积极协调南京地区其他高校,确保实现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

在一次次对接合作中,江苏南工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也逐步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前不久,工信部火炬中心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的通知》,南京工大科技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优秀。

蒋静漪说,眼下,公司也在南工大校园内积极发展一批教授、副教授成为兼职技术经理人,助力高效开展校企合作。

在长城战略咨询南京公司总经理刘日看来,在新质生产力浪潮涌动的当下,在南京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背景下,科技服务机构、技术经理人正迎来时代“新风口”。这座城市,科创资源丰富、大学大院大所林立、产业集群众多,技术经理人“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据悉,长城战略咨询是国内率先研究和发布“独角兽”榜单的智库机构,自2016年起连续八年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及研究报告。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便是其受市科技局委托、联动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建设的。

“开发建设图谱的过程中,研究所同步完成了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资源的梳理,对我们的业务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帮助图灵找到了合作伙伴呢。”刘日回忆,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一直希望组建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通过联合开发,研究院一站式获取了南京都市圈10个城市的重点产业链情况、创新平台情况,找到多家潜在合作机构,最终与中澳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签署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

当前,2024年市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培育库入库申报工作正在开展中。南京正加快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引导各类技术转移中心、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加强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

作者:  编辑:陈茜